当博雅教育遇上功利洪流

1965  

学中文只能考公当老师?学金融算法就能年薪百万?​​社会正用“短期收益率”的标尺,粗暴衡量一切学科价值——文学、哲学、艺术在“有用即真理”的洪流中沦为“无用之学”。“博雅教育”的育人理想被现实碾碎:从藤校半数毕业生涌向金融咨询,到国内大厂非“双一流”不招,​​教育彻底沦为“职业培训”,我们都是功利主义的共谋者与囚徒!​​ 追根溯源,是全社会蔓延的生存焦虑:中产怕跌落,寒门求逆袭,富人保地位……​​当父母的恐惧化为“只为就业”的择校指南,孩子便成了承载焦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