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自于忽略

51079  

人有两种生长的方向:一种是向上生长,享受世俗的美好,吃美食,赏美人、观美景、买美物,感受人世间的快乐;一种是向下生长,他们害怕世人却又渴求被世人接纳,过度感知别人的情绪,敏感脆弱。前者活在自己的生活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后者活在别人的态度里,被世间的目光所囚禁,最终沉溺悲伤不可自拔。其实所谓世间不过是个人,幸福不来自于感知,幸福来自于忽略。

全部评论 (59)

陆琪回复
2019-12-23 11:47:06

与其放纵自己在胡思乱想的海洋里游荡,不如带着妈妈四处旅行胡吃海塞。虽然经历这个世界的浮华不会让你有欢喜,但当药一样吃吧。

念念
2019-12-23 01:56:25

在听这本书前,我正躺在床上让一种绝望肆无忌惮地侵蚀自己…后来听到熟悉的声音说,要学会感知世界的喜悦,我决定爬起来到外面沐浴阳光。克服抑郁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一次都像是基因突变,要把那个长在黑暗里的自己杀掉,换上新的血液,才能再重生,但在光明下重新开始呼吸的那刻,便明白再难也是值得的。希望我的话可以帮到挣扎在黑暗的女生们

2022-02-04 21:24:22

“幸福是来自于忽略。”讲的真好啊。👍🏻👍🏻

朵夫
2021-11-24 17:59:03

幸福来自于忽略,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物无益的想象中!

匿名用户
2021-09-10 02:51:50

来听第二遍了,不是因为喜欢《人间失格》,而是喜欢暖心的奶爸。谢谢奶爸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焦虑不安的夜晚,陪我从一个离异带娃的负债的单亲妈妈,到现在能还清债务且有能力在二线城市买房,谢谢奶爸,也谢谢从未放弃的自己,即将迎来我人生职业的又一个拐点,我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感恩遇见~

匿名用户
2021-08-19 20:03:56

第二次 抑郁来了! 这次很快意识到了... 跑来听书! 告诉自己克服过去,面对过去!向上⬆️向上⬆️

Ariel
2021-07-22 14:47:07

第n遍看这个视频。 关于探索精神世界这件事,想简单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心情,仅仅是我个人的心得。 那就是不要太扭着自己,不要太画地为牢。由于外部环境的强大阻力加上观念上的自我束缚,而无法学习、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倒是差点把我搞抑郁了呢。过度探索精神世界是有害的,但是因噎废食就会失去生命的色彩和能量。2018年的时候甚至一度把我人生的意义定位在了避免痛苦,然而起到了很好的反作用,不仅痛苦而且焦虑而且消沉。 如今终于打破了观念的牢,顺其自然又小心翼翼地上路了,稳稳的~继续努力~

1829456号用户
2020-06-05 23:56:18

很希望自己听不懂,而我是向下生长的这部分人。

汤小汤
2020-03-03 01:42:48

陆老师你不要回复某些会员不然我们看到会嫉妒吃醋的

汤小汤
2020-03-03 01:41:26

陆老师的课一定要看视频版本的才完美!✌🏻我的字幕

2020-02-12 13:12:21

那些最终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家与叶藏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对人性美好的相信以及对人类的悲悯 如果叶藏也能跳出来去真正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他就会是个天才

暖暖
2020-02-07 20:04:20

幸福不仅来自于感知,更来自于忽略。

164962号用户
2020-02-01 17:48:24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知佑
2020-02-01 17:15:37

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努力的向上成长,天暗下来,我就是光。人间不值得,但我值得。

十一
2020-01-30 15:45:28

双击暂停 播放这个功能什么时候才能有呢!暂停(做笔记 有事忙 吸收思考)播放好麻烦啊

 姣姣
2020-01-02 09:21:40

陆大哥,我们一直陪着你,一直支持你,永远爱你。

丹婷
2019-12-30 08:06:07

周末时候,厦门人工降雨了,和妈妈躲在家里整理房间,收拾旧物。房子已经刚刚卖出去了,有一整柜一整柜的爸爸的藏书,处理起来很艰难。艰难的不是处理,而是面对。有一些书已经泛黄,有些书经历了太久的时光,这样的书不是一本两本,而是很多很多,暂时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存放这么多的书了,只能取舍。妈妈说她按斤卖掉了一批,书封斑驳,年代久远。我不知道妈妈怀着怎样的心情处理这些,我光光拿出来垒在一起,知道要处理一些,就很难过。坐在客厅里翻看,想起我的小时候。那时候我也是这样,看过老爸的金庸全集,翻过老爸的油画册子,日本漫画家的漫画书,各国建筑的精美画册,四大名著,资治通鉴,历代诗篇,西方名著名篇,西方的东方的各种侦探小说,小品文,鲁迅,丰子恺,王小波,张承志,曾国藩,李敖,林白,顾准,王国维,周国平,林语堂,王蒙,陈寅恪,钱穆,郁达夫,莎士比亚,君特格拉斯,奥威尔,卡尔维诺,培根,叔本华,茶道,篆刻……老爸是爱书之人,每每发了工资必要斥巨资逛书店,我却越长大越想不起去翻阅。可能也是刻意地回避了,自老爸过世后,书柜仿佛被封印。这一刻打开,雨天,旧物,怀念,不舍,搬家,我偷偷转过身去,又红了眼睛

912899号用户
2019-12-27 08:17:55

说得太好了!

王秀
2019-12-25 16:43:54

听了视频,才知道日本的文化,联想到多年看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更加能理解了,生而为人,对不起

哆来梦
2019-12-23 15:59:58

听完了很共鸣,我也很羡慕听不懂这堂课的人

匿名用户
2019-12-21 23:31:29

我应该是介于向上和向下生长的之间,发现我有段时间以前一到半夜会哭会陷入悲伤,白天一忙就会忘记,陆老师讲《人间失格》发现原来自己这是病态,过度感知太多,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很喜欢看悲剧,看了就哭那种,哭完就感觉特别舒服,总是把自己生活过成特别虐,以前会想过哪种死法会更好,幸好身边朋友也共情力强,三观正,慢慢有影响我

算爱小秘书
2019-12-21 00:46:55

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算爱研习社”APP下载,就可以后台收听了。

2247233号用户
2022-05-04 13:46:08

精神世界的过度感知是无益的,这种人就是具有这种敏感 、细微、锐利地觉察对方精神世界的能力,我觉得是双仞剑,面对现实而不过度沉溺,也是一种睿智。

嘟嘟
2019-12-27 07:33:59

我从前一直是向下生长,听了陆琪老师的课就开始向上生长了,感恩。新年快乐🎉🎊

墩头老公举
2019-12-23 21:43:52

谢谢陆老师,我能感知到世界的美好和身边人的善意。只是今年太多不如意的事情让我有了这种想法,不能死,要好好活着是吗

细水长流
2021-04-02 18:14:06

我们要去相信这个世界上浮躁的力量、浮夸的力量,当你感受不到浮夸的时候,那说明你在精神领域里面探索过多了,你要让自己慢慢地去体会那些喜悦的东西,当你内心充满喜悦的时候,说明你这个人太浅薄了,你要去感知一些精神领域的东西,它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

2021-01-15 17:12:23

老师讲的这一段,就像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

小野兽😱
2020-12-05 23:46:40

这本书真的听不太懂……少有的听不太懂

匿名用户
2020-11-29 16:10:15

死不是急于求成的事,在回家之前为别人做点好事,发愿为别人可能会更能感受到意义。向内寻自己的感受其实是无限内卷,就像做梦一样,醒来的时候梦里的喜怒哀乐是没有意义,除非梦里的迹象能让你得到警示。自己爽到头来都没意义,积攒悲伤也是为了让自己爽的话。 我对离去的人我会缅怀思念但我不会真的悲伤,因为,谁定义了死是坏的,活是好的? 但我是一个向上生长的人,我不怕别人讨厌我,我也不怕承担责任,我会对很多事物发自内心觉得美好(尤其是大自然的东西),我一直坚信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是对所有人负责。但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是因为要对别人负责做着有悖自己的事,其实是很坏的一件事,最后都是会还的,一样会伤害到你以为为之负责的人,可能伤害会比你一开始就以自己来承担别人的责怪的心态去坦诚顺从自己的心意来的更大。但就像陆爸说的,软弱无知的人类吧,不想自己承担万一自己的选择是错误时别人的责怪,似乎就是一些人的处事哲学。 如果你依旧选择向下生长,那就不抱怨吧,都是选择,人这一生就是在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走回家的路(打发回家路上的时间)。不想吃药,也是选择,如果觉得还是要涅槃一番,就试着发自内心开始以为别人做点好事为长远愿望吧

`
2020-07-23 17:34:46

陆琪老师讲的太好了,不像《挪威的森林》那样的讲法,让我们深深的共情,而是用客观的看法去读懂这类人。巧了,我就是这类人,也正在慢慢的向上生长。从来没有见识到的观点,原来悲伤是养分。陆琪老师说,不知道为什么这类人不接受喜剧。我告诉你,因为看悲剧能找到同类,舒服。

2070362号用户
2020-07-23 02:41:45

我多希望这一集我听不懂。

刘玲玲
2020-06-21 16:40:23

想要幸福忽略很重要,但是明明知道要忽略,却又做不到。

代表月亮消灭你
2020-06-04 17:47:41

我怎么觉得这种人现实生活中太过压抑好像神经病一样😂😂😂这种人有病就去治吧,好好的。

宏灯
2020-05-07 19:12:28

老师说的真好!我以前是向下生长的,后来变成向上生长的!不过,我觉得我是出于中间的过程。因为,我不会故意让自己不开心。但是,容易不自信。所以,是出于中间的过程。

花蕾蕾
2020-04-02 09:32:25

陆社长的读书会太好了,比课好听

1015664号用户
2020-03-29 12:30:52

我就是那种,别人越是说我不行、做不好,我越要内心发狠把这件事做好的人。

匿名用户
2020-03-21 22:15:39

自己去看书未必能有这么清晰,应该会很容易陷入情绪里面,就像去看 松子的一生,除了自省不要让自己成为这么悲伤的人,像我这种能力还不能很好客观冷静旁观这么悲观的电影。所以这本书先听,避免陷入里面的情绪也是很好的。今天才发现原来1.过度探索精神世界是会有伤害的,反正以前自己就很喜欢看哲学,不大喜欢看综艺等节目。2.接1所言,原来多去感受世界的浮躁夸张也是好事,我有时候就很难理解得了为什么有些人看一些搞笑视频能很开心,可能就是自己活得有点太严肃,也受男朋友的影响,可能会多去关注这些“浅薄”的东西。3.同时,的确过度敏感也不大好,虽然没有书本里面的人那么悲伤,但是反观自己过去,真的是那样的人,好在现在慢慢地没有那么敏感了。以后还是活得浅薄一点好,哈哈哈。

清清
2020-03-15 16:16:56

听完了人间失格,感觉挺深奥的,跟着听书读书,对于懒人来说不失为一种享受,不过有些书值得反复咀嚼,感恩遇见感恩选择

110437号用户
2020-02-21 16:16:02

看完读书会,去看了小说,再回过来听一遍读书会。

羊仔
2020-01-29 17:38:01

我是那种敏锐的人,家庭不合,从小敏感,性格忧郁而取悦,一直要自救,却不知问题在哪里?现在看到这里懂了,自我选择是,要向上生长,不能再向下生长了

zl
2020-01-23 22:32:30

陆老师讲这本书的状态跟平时不一样

🌸
2020-01-10 00:48:52

这个人好严重,我好像没有这么严重,也不知道是吃药管用了

麦子
2020-01-08 15:39:21

这本书讲得很好,特别是想从悲伤中走出来的人们想改变悲伤局面的人看了受益匪浅,陆琪老师分析得很透彻很精准,爱了爱了!

851213号用户
2020-01-02 01:01:35

用悲伤证明自己的独特,所以存在让我们沉迷 经历过,看到了,就好了~

匿名用户
2019-12-27 16:09:38

当我第一次读到太宰治的文字(日语版),我真的是全身颤栗。我非常明白那种感受,就好像在黑暗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听了陆老师的解读,我好像有点懂了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感受。过度感受,过度敏感,确实如此。目前正在抗抑郁中,无法感知快乐,其实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也很想改变但很难。我能做的就是不放弃,好好吃药好好去生活。

晴天
2019-12-27 00:08:48

每次遇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时会安慰自己知易行难啊……这样的阿Q精神我也是醉了……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有灿烂笑容的阳光女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听陆老师讲讲关于幽默感这件事,期待……❤ ❤

1315469号用户
2019-12-26 20:32:50

这本书讲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庆幸现在慢慢找到精神力量和世俗之间的平衡,任何一面过度总是不好的。

844056号用户
2019-12-25 10:01:56

谢谢陆老师 收获很多

118796号用户
2019-12-25 01:10:58

最爱听的读书会只有《陆琪读书会》,每天必听。缓缓的,轻轻的。陆老师的声音很好听。说的特别好。

118796号用户
2019-12-25 01:05:59

陆老师真帅。

青草
2019-12-23 17:35:43

我和上面某些会员的想法相反,我觉得人生己经蛮辛苦蛮悲了,我喜看小品,相声,令人愉悦的作品。

墩头老公举
2019-12-22 23:49:40

这一年来都好多次萌生自杀的想法,但是妈妈是我的底线,又始终不敢行动,陆老师,我真的很无助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才好

2019-12-22 18:53:08

陆琪老师讲人间失格,我忽地想到过去从年轻一路过来,其中有很多类似心理之处。有些不满,有些自卑,有些心路,小时候无 解,莫名竟然总是会去感受或者寻找体验伤感,久而久之,好像生活中如果有高兴的事自己也感觉怀疑或无自信了,会愈自卑或感觉快乐感少,总觉得悲伤伤感事多。过去是情调,后来真的是痛苦。今天听到一点头,我就感悟到了……。之前曾听到,自我价值感低,也就是类似这概念了。陆琪老师说得对,习惯了那样,会真正改变的,所以要自省扭转。慢慢开始明白了,思维的谬误,及需要改变心态……

雅薇~
2019-12-21 23:44:19

总感觉老师再讲这本书的时候眼睛是微红的,。,

匿名用户
2019-12-21 13:37:57

其实我和叶藏的一些想法一样,周围也有人让我开心点阳光点,我也有想过是否要向上生长,过得开心点阳光点,但我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更加痛苦,其实向下生长就是我自己觉得活着最舒服的状态,只是旁观的人觉得不好不舒服吧。

微光
2019-12-21 10:24:11

读书会这种形式真的很棒

Ali美希
2019-12-21 08:05:32

因为是前男友很喜欢的书,所以一直想通过书去探寻他的内心世界。感谢陆老师解读!

hayashi
2019-12-20 23:47:35

一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为什么最终选择自杀,不是因为他无法超越自己,而是因为他想追求更加真实的自己,不想委屈求全。即使他用虚假的自我赢得了与他人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也是建立在真实的自我之外的。这也是为什么有无数的读者痴迷于太宰文学,因为在他的小说中,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把太宰治看作是自己心灵秘密的代言人……

呼吸
2019-12-20 21:53:46

吐槽下,陆琪老师的书能够后台播放就好了,每次听半截一个信息来了,都不敢退出去,退出去再进来就很麻烦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