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个社会团体、一个国家经历的成长变迁决定了它的性质,这也是书中提到的文化属性,丁元英来到古城8个月虽然生活拮据,但都没有找芮小丹帮忙,他是一个具有强势文化思维的人。这种文化属性和金钱财富地位毫无关系,它是一种心态。凡事靠自己,很难开口求人是强者文化。凡事都等、靠、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则是弱者文化。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尊重来自于思考和创造
激情不是婚姻牢不可破的基础
成见是一种习惯的力量
有私欲的人不配拥有爱情
资本主义的终局
对贫富分化的终极想象
如何度过失能期
从科幻角度解读赡养问题
面对痛苦要有抽离的能力
什么样的人才是完美的?
他人即地狱
天使掉落人间的尴尬
在羊群中做一只不同的羊
自负只是自信的衣服
强势文化能否改变弱势文化?
沉积千年的救主文化
如何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学会平等
千古第一骈文
如何养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一个笨蛋的能力
专注的力量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爱的回忆就是天堂
没有牺牲,就没有获得
陌生人,是你还未遇见的家人
摆脱玻璃心,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如何把痛苦变成微笑
每人心中都有一条大鱼
产后抑郁不可怕,陆琪教你战胜它
我们是虫子
爱是瞬间也是永恒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女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投资男人是最大的赔本买卖
将你人生无用的东西抛弃
关于茶你只需要知道这些
你所不知道的可可香奈儿
让你什么事都能做成功的秘密方法
幸福来自于不抱怨的世界
为什么渣男都没有良心
让你的人生不再迷茫
怎么样才能很会聊天
和爱人不吵架的秘密
全部评论 (17)
陆老师讲的太好了 好喜欢 迫不及待地看下一节
讲的好吸引人
原来我是强者,也没有位置感。
“吾道不孤,纸上传知音,遥寄有缘人。”强者文化造就强者,弱者文化造就弱者。受中国主流文化影响也是古代社会统治稳定的需要,中国儒家思想总叫人学着依附别人而存,比如各种宗室制度,包括甚至对于女生,很多家长的思维导向就是“你以后一定要足够贤惠懂事听话…才能嫁个好人家。”好像嫁个好人家就是生为女人最好的归宿,其实这个就是所谓的弱者文化,就是一直试图洗脑人们需要一个“救世主”。所以放弃了自我探索甚至接纳的机会,常年沉溺于分析别人从而试图最终寻找到自己的救世主而最后连自己究竟是谁都不知道。别人的一点对你的打击和评价也就足矣乱了自己心智,最终也只能收获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罢了。
有了陆琪老师,人生不再孤独,而是享受陆老师一起的孤独
听完去找电视剧看,拍得真是很好,可惜删减太多,细节处还是要听陆老师解读才更明白。
只要脚后跟先落地,就不会有泥点子溅到裤子上啦~
强者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对比,似乎选择强者会更好。我却不这么认为。 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都是在问题导向和打击式纠正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没有足够的心理营养,同时过度的生活包办是每个中国孩子的必然成长环境。 中国的父母过度溺爱,过度侵入孩子的生活和包办孩子的选择,把孩子养成了生活中无法自控的状态。 这个情况很容易形成两种结果,接受和逆反同在,表面无力反抗的接纳,内心不顾一切的为了反对而反对。当然也有表面和内心都认同的情况,哪怕如此,孩子内心也依旧是有冲突的。 父母把自己的思维用正确和应该定义出来,把孩子的思维归纳为错误和不应该。结果必然是孩子内心的冲突,因为孩子没有被看到和关注,没有机会试错和成长。 正确错误都对成长有帮助,而不只成功才是好的,出错也难免,甚至更宝贵。 中国人不是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都是用神的标准,所以经常在争对错。 其实都是对的。 而强势弱势都是选择,同样的条件不同的选择,我认为关键在于控制在己还是控制在人。 同时,我认为同时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思维模式,遇事顺势而为,才是我想要的。
按照书中描述大概在山东一带。电视剧也在那边聊城拍的。导演的确用心了
听了陆老师的讲解,又打开原著看了一遍,把陆老师讲过的节段给备注了一下☺️☺️
好有故事画面感的讲书 从头到尾听没分神!
听这本书,有点带入自己的画面感。骨子里面,自己还是有强者文化的。对于求人,张口也是内心比较挣扎的。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的去完成事情。也谢谢陆琪又让我们有了全新的收获。
很幸福 跟的第一位老师是陆老师 学了很多知识 逻辑越来越好了 价格还不贵
听得入迷
我以前很尊重领导,看见领导会毕恭毕敬,但是我好几次发现领导真屌丝,最重要的是还pua我,杀鸡敬别的猴,我就怒了,就没有那么把领导当回事了,我又没做错啥,让我干嘛我干嘛,你能把我咋?
今天看完了天幕红尘,陆老师的第二节天道也更新了,很好。不找死,不找活,平常过日子。
自古文人相轻